自从习惯Latex写文章和整理研究成果以后,基本放弃Word了。每次编辑的过程很爽,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时,每次都要在网上搜教程,甚至上国外网站找解决方案。还有就是有的问题出现频率过低,每次遇到都忘了上次的处理方法,又要找一遍。干脆自己整理一个放到自己的网站上,以后遇到了先到自己的博客下边搜索一番。
插入表格
表格的内容跳转到专门记录表格编写技巧的文章
Latex常用表格命令总结
插入列表(List)
论文写结论的时候,一般都是逐条给出来的,
Ref:【知乎】无涯教程 - Latex 列表(Lists)
输入特殊符号
插入五角星
有时候为了强调一些内容,常常需要标注星号(★),但是Latex编辑的是纯文本,如果不采用UTF-8编码,应当是不能通过输入法打出★的(微软输入法编辑wujiaoxing候选词就会出现)。
Latex中肯定也是有相应命令以特殊符号的方式实现★,网上搜出不少结果,有的不能用,这里就列出一种成功的方式。
\usepackage{amssymb}
$\bigstar$
效果:
$\bigstar$
和输入法编辑的外观有一点差别。
插入①②③……
虽然在输入时可以用输入法直接敲出①②③,但是编译后不会显示出来(Overleaf上是这样),所以Latex肯定有更优雅的方法。
之前的方法——\textcircled{number}
Latex可以通过\textcircled{number}输入带圈的序号,但是非常难看,用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想用了(主要是第二次想用的时候忘了)。它的效果如下:
$ \textcircled{1} \textcircled{2} \textcircled{3} \textcircled{4} \textcircled{5} $
很明显,所有的数字都不居中。
现在的方法——pifont
使用pifont宏包可以不那么方便地插入各种不同风格的圈序号。代码如下:
\usepackage{pifont}
\ding{172} \ding{173} \ding{174} \ding{175} \ding{176}
可以使用的圈数字如下:

插入波浪线
公式中的波浪线
如果是给公式中的字母上方插入波浪线,则可以使用
\tilde{a}
\widetilde{abc}
如果是连接左右的字母则可以用
\sim
正文中的波浪线
正文中插入波浪线是比较麻烦的,我在网上最先找的的方法就是
\textasciitilde
但是这样插入的波浪线在英文环境下会偏上,不是居中的长波浪线(~)。
我又在网上找了几种方法:
- 公式插入
$\sim$
这样插入的波浪线居中,还比较长,但是要注意前后不要有空格,即“X$\sim$Y”。
- 用\texttildelow
但是这个效果也一般,我不喜欢
我现在挺喜欢用$\sim$,所以在文档开头会定义:
\def \tilde{$\sim$}
